据西安发布的消息,现在“九天”无人机的第04架已经完成了机体结构的组装,正在忙着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。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架“九天”重型无人机还有哪些不一般。
作为全新创新平台,“九天”重型无人机系统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多维度的显著突破,而核心创新在于其模块化重构能力,彻底颠覆传统的空战逻辑。
首先模块化载荷系统实现了“战略+战术”双模式切换能力;因为其机腹中部的“异构蜂巢结构舱”可在2小时内切换为电子战平台、医疗救援舱或智能弹药库。在16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下,能挂载八枚空地导弹实施饱和攻击,还能携带200架微型无人机形成“空中蜂群”,甚至还能变成运输机,投送8吨级物资。与美军现役MQ-9相比,“九天”的载荷能力是其3倍。
其次是配备的国产涡扇-15改进型发动机,结合了仿生学气动布局,使得航程能够覆盖8000公里,续航能达到36小时,弥补了我们轻型无人机在续航能力方面的短板。
更关键的是首创的电磁兼容指挥舱结合人工智能决策系统,具备同步操控128个智能作战单元的能力,尤其是在复杂的强电磁干扰环境下,也能让蜂群无人机保持95%编队完整率。
在台海模拟推演中,“九天”展现了其全方位的战役能力:首波打击:释放蜂群瘫痪防空雷达与通信枢纽,让敌方变成“聋哑人”;精确斩首:发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航母编队,单机火力堪比一个导弹营;后勤保障:空投智能弹药与医疗物资,直接支援登陆部队。
更让五角大楼坐立不安的是,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九天”重型无人机系统项目总投资逾3亿元人民币,其背后是中国军工的全产业链碾压,100%实现国产化。飞机铆接装配这些关键技术全攥在咱们自己手里,连工装型架都是自家设计的。